面對人生的第一次創業,您大膽過么
面對人生的第一次創業,您是否大膽的嘗過過,只要你是一個創業者或有志創業者,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成功神話。
大多數這樣的故事是由媒體和當事人一起制造的。而我就是其中一位制造者。作為一名還算認真的商業媒體工作者,過去八年來,我一直都是個“尋找原因的動物”。我和我的同行們努力向讀者解釋,為什么極少數人比大多數人都成功,為什么某幾家公司比大多數公司都偉大,為什么某一筆小小的投資會給VC帶來大得不成比例的回報。
為此,我們不得不沉溺于細節的汪洋之中,努力總結經驗規律,為后來者提供榜樣和教科書。但經常有這樣的時候,看起來邏輯鏈條完備的解釋連我們自個都難以被說服,你總感覺“復原的拼圖”好像缺了一兩塊。更要命的是,當我們試圖以此預測未來時,卻發現經驗和規律常常只適合解釋過去,而下一個成功者又是一個意外。到最后,我們只能聳一聳肩,嘆一聲“這廝好運氣”。
最近,我終于理解為什么過去我的很多工作會事倍功半。而影響我的是一本名為《黑天鵝》的書。它的作者塔勒布先生很酷,既是“當今世界最辣的思想家”(時代周刊語),又是個傳奇的證券交易員(9.11事件和本輪次貸危機前,他的兩次重倉做空都讓其大賺特賺。)
這位來自黎巴嫩的新鮮哲人講了一個故事:17世紀之前,人們從來沒有想到過世界上除了白天鵝還有其他什么顏色的天鵝,直到有一天,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為止,人們認識天鵝的視野才打開。但這并不是故事的意義所在。它揭示了我們從觀察或經驗中學習的巨大局限性及我們知識的脆弱性。只需一個黑天鵝的觀察結果就能使從無數次對白天鵝的觀察中推理出的一般結論失效。如果按照塔勒布的精神導師、20世紀最NB的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說法就是:一個人們普遍接受的“真理”被“證偽”了。
塔勒布用“黑天鵝”這個隱喻,指代那些意外性事件:它們極為罕見,在通常的預期之外,在發生前,沒有任何前例可以證明,但一旦發生,就會產生極端的影響。正因為如此,人的本性傾向于在事后為其發生編織或尋找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認為它是可解釋和可預測的。
而黑天鵝理論,恰好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無法解釋或者預測那些商業世界里的意外。
請注意,塔勒布先生還宣稱,正是這些稀有的黑天鵝事件左右了整個世界的運行,而不是我們日復一日讓世界正常運轉所付出的努力。
身在職場,最希望獲得老板的肯定與認可,因為老板的肯定與認可預示著你美好的前程。于是大多數職場中人都會按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以得到老板的青睞。可恰恰有許多人即使工作很努力,甚至有很好的業績,不僅得不到老板的承認,甚至老板會對其表現出明顯的厭惡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一種結果呢?這并不是老板的偏見與不公平造成的,問題的根源還在員工自己。因為任何一個老板都不可能不喜歡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而且工作努力并為自己創造了很好業績的員工。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位老板的腦子肯定有問題。因而,碰到這種現象,我們一定要認真審視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令老板不快。一般情況下,老板除對工作懶散、業績較差的員工表現其不滿外,還對具有以下行為的員工表現出強烈的反感情緒。
1. 亂嚼舌根者
許多員工工作努力、業績突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一張嘴,常常把別人的缺點當作自己的談資,把公司的缺點和失誤當作宣傳、標榜自己的工具,在背后談論公司及同事的缺點、講公司及同事的壞話成了自己的樂趣。這樣的員工即使工作再努力、業績再好,也是老板不愿意看到的。
2. 公私不分者
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公司老員工身上。一般表現為自以為對公司作出過較大貢獻,在行為上顯得不拘小節,把公司的資源拿來私用。小到一張紙、一支筆,大到電腦、汽車隨便私用。用公司的電話解決私人問題,在工作的時間干私活等等。對這樣的員工,老板雖然有時礙于面子不便當面表示不滿,但內心對這樣的員工是一萬個看不起。同時這種行為也暴露除了一個公司在管理方面的缺陷。
3. 夸夸其談者
有一些員工憑著自己某些方面的優勢,目中無人,自認為對公司內、外一切事務明察秋毫,喜歡對任何事情高談闊論以表示自己無所不能。在他的眼里,公司的其他員工都是無能之輩,毫無用處。取得一點成績便沾沾自喜,到處炫耀,從來不懂得自我批評是什么東西。這樣的行為是職場的大忌!
4. 一心二用者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個人就業形式、投資渠道逐漸多樣化,許多員工除固定工作外還在公司之外有一項或幾項兼職,有時還會以股民、炒房者、直銷員、保險代理人的身份出現在公司,一心二用甚至多用,每天忙得焦頭爛額,放在本職工作上的時間及其有限。這樣的員工根本就不可能得到老板的肯定與認可。
5. 三心二意者
身在曹營心在漢,處于一個公司不能安心工作,這山望著那山高,隨時準備跳槽。有這樣跡象的員工老板怎么能放心用你?
6. 愛找借口者
工作中出現問題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為了推卸責任一味尋找借口,在這樣的員工身上任何失誤的出現都有著他自認為非常合理的客觀理由。不能主動承擔責任的員工是永遠都不可能有發展前途的。
|